当前位置:首页 > 剧本百科 > 正文

海口剧本杀的店(海口部分剧本杀门店经营不规范该刹一刹了)

海南特区报记者 吴佳穗 林鸿晖

“剧本杀”房间光线昏暗氛围恐怖 海南特区报记者 吴佳穗 摄

  “剧本杀”

  是一种新兴的娱乐形式。指玩家们通过扮演剧本中的角色,围绕剧情和线索进行交流、推理,以此还原故事真相、厘清人物关系,最终揭开秘密或找出“真凶”。

  本报讯 据媒体报道,7月1日,长沙一名22岁女大学生小彤在玩“剧本杀”时,被吓得全身无力,头晕气促,四肢麻木,感觉减退。后经医生诊断,小彤右侧额顶叶出血,蛛网膜下腔出血。该事件登上微博热搜榜后引发众多网友热议。

  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方式,“剧本杀”深受年轻人的喜爱。可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等,一些商家逐渐“跑偏”,比如在游戏内容、场景设置等环节宣扬血腥暴力、恐怖元素等,以此为噱头吸引年轻人,引起广泛争议。

  为整治“剧本杀”市场乱象,6月27日,文化和旅游部、公安部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、应急管理部、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》,提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使用的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,标明适龄范围;设置的场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,应当在显著位置予以提示,并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。

  日前,记者走访海口多家“剧本杀”门店发现,大多数店内并未看到张贴未成年人相关限制的提示,部分门店的场景设置较为昏暗恐怖,甚至墙上有红手印,放置仿真人体头骨等道具。

  走访

  部分场景光线昏暗氛围恐怖,甚至放置仿真头骨等道具

  记者在某团购平台上看到,目前海口有近百家“剧本杀”经营场所,其中大部分位于国贸、红城湖等热门商圈的办公楼或写字楼内。

  7月7日下午,记者来到国贸路的一家“剧本杀”门店看到,该店位于一办公楼内,店门紧闭。随后记者拨打了店铺负责人的电话。对方介绍,目前店内有很多剧本,若要玩“剧本杀”,需提前预约。记者随即表示,当晚想玩“剧本杀”,且同行的玩伴中有未成年人,对方则表示可以预留一个房间,“我们不建议年龄太小的孩子玩剧本杀,但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玩。一般我们会建议未成年人玩正能量的剧本,若其想玩恐怖本,我们也会根据需求调整剧本的恐怖级别。”

  在金贸西路的一家“剧本杀”店内,记者并未看到张贴未成年人相关限制的提示。记者在该店小程序页面上看到,店内提供有很多类型的剧本供玩家挑选,其中涉恐怖类型的剧本有6种。工作人员表示,小程序上的剧本未来得及更新,所以店内仍有很多恐怖类的剧本供挑选。记者看到,该店大部分恐怖类剧本上并未标明适龄范围。工作人员表示,“我们不推荐未成年人玩恐怖类的剧本,但若对方确实想玩,我们也不会阻止。”

  记者在金贸西路另一家“剧本杀”店内看到,该店设有一个会客厅和5个独立的房间。会客厅内有一排摆满了各类剧本的柜子和几张椅子,顾客可以在会客厅和店家沟通、挑选剧本。5个房间的装修风格各具特色,此外店内还提供与主题相适应的特色服饰供顾客更换。

  其中,有一个房间光线昏暗且发出绿光,墙体灰白,墙角放置了仿真道具,一些窗纱被扔在地面上,营造出神秘、恐怖的氛围。店家表示,这是为了配合相应题材的剧本,让顾客更有沉浸感,增强游玩体验。例如恐怖本除了有专门的主题氛围房间外,玩家在玩剧本时,还会额外设置搜证环节,并安排其他玩家到另一个封闭的房间内设置NPC(真人扮演的服务型角色)扮演“鬼”的角色进行“捣乱”。“未成年人也可以玩,当然我们也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对游戏环节的恐怖程度进行调整。”

  记者走访时发现,海口有一家“剧本杀”店允许未成年人玩恐怖类的剧本。为增强沉浸式体验,该店通过墙面壁纸、灯光颜色和亮度等营造恐怖氛围。此外,该店有一间房的墙上有红手印,放置有仿真人体头骨等道具。

  声音

  市民: 剧本质量参差不齐,有的确实不适合孩子玩

  “我之前玩过微恐级别的剧本,剧情是根据真实的杀人案件改编的。”海口市民王女士是一名“剧本杀”新手,回忆起第一次玩恐怖类剧本时称,至今仍心有余悸。她介绍,游戏开始后,房间内灯光昏暗,还播放了恐怖音效,且门外时不时有急促的敲门声。当剧情进入高潮时,一名身着红色长袍、戴着鬼面具的男子突然冲到房间内大吼,把现场的女玩家都吓坏了,其中有一名女玩家被吓得浑身冒汗。“游戏结束后,我做了几个晚上的噩梦。”

  “未成年人若想玩‘剧本杀’,我建议选择积极、正能量的剧本,这样也有利于青少年的发展。”王女士坦言,很多推理类型的剧本里有比较血腥、暴力的作案手法,也会包含性侵、贩毒等情节,而参与游戏的青少年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,自我判断能力较低,容易沉迷其中,重则可能会影响心理健康。

  “市场上的剧本质量参差不齐,‘剧本杀’市场急需规范化。” 家长刘先生认为,“剧本杀”是一种有利于帮助孩子交友的同时又能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桌游,但有的剧本确实不适合孩子玩,因此孩子每次去玩“剧本杀”时,他都会提醒孩子挑选一些正能量的剧本。

  专业人士:未成年人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成年人应谨慎玩“剧本杀”

  海口市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王美秀表示,因为未成年人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较强,再加上网络宣传和此类综艺节目的播出对未成年人的吸引等因素,造成了部分未成年人对“剧本杀”的追捧和喜爱。王美秀表示,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在游玩此类游戏时,容易出现血压升高、心跳加快和呼吸不畅等症状,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休克。“游戏结束后若心理调节不过来,轻则会造成适应障碍,影响未成年人饮食、睡眠和学习等方面,重则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,会出现警觉性增强,脑海里反复闪回恐怖场景等症状。因此,未成年人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成年人都应该谨慎玩此类游戏。”

  “作为家长,我们要做好把关,更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游戏,避免孩子接触到超出其承受能力范围的游戏。作为商家,也要为游戏做好恐怖分级、年龄分级,保护好我们的未成年人。”王美秀说道。

  王美秀表示,若是孩子出现受惊吓的问题,家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:首先要直面孩子的感受,多倾听,多理解,让孩子表达释放自己的情绪;其次,大人切勿惊慌失措,也不要再指责孩子,不然会加重孩子的症状;第三要接纳已发生的事实;第四要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想法;第五要让孩子多参加一些娱乐健身活动,放松身心愉悦心情,缓解心理压力。王美秀提醒,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不适,例如失眠、吃不下饭、身体极度不适等症状,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。

发表评论

最新文章